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一、接线方法
1、基础接线规则
引脚定义:
控制引脚(低电流输入):连接控制信号源(如PLC输出端或传感器信号线)。
电源引脚:需匹配继电器标称电压(如DC24V或AC220V),正负极不可反接。
负载引脚:串联在负载电路中,常开触点(NO)用于控制设备通断,常闭触点(NC)用于断电保护。
直接接法(小电流场景):
电流继电器直接串联在负载电路中,监测电流是否超限,适用于交流或直流系统。
示例:将NO触点连接负载火线,公共端(COM)接电源,控制端连接检测信号。
变压器接法(大电流场景):
搭配电流互感器使用,将大电流按比例转换为小电流输入继电器,适用于高压电力系统或大功率设备保护。
典型接线:互感器二次侧输出接继电器控制回路,主回路通过常开触点控制断路器分合。
2、工业场景应用
电机保护:电流继电器串联在电机主回路中,过载时切断电源,常搭配热继电器形成双重保护。
三相系统保护:采用星形或不完全星形接线,通过多组继电器检测三相电流平衡,防止缺相或短路故障。
二、维护方法
1、定期检测与清洁
触点检查:
使用万用表检测常开/常闭触点接触电阻(应≤50mΩ),若电阻过大需用酒精清洁氧化层或更换触点。
线圈测试:
测量线圈阻值是否在标称范围内(如DC24V线圈阻值约200Ω),若开路或短路需更换继电器。
2、环境管理
防尘防潮:安装于IP54以上防护等级的柜体中,避免粉尘或湿气导致触点氧化或绝缘下降。
温度控制:工作环境温度建议保持在-10℃~50℃,高温场景需增加散热装置。
3、参数校验与校准
动作值校准:
使用可调电流源测试继电器动作电流(如设定10A过载保护,实测误差应≤3%),超差时调整内部电位器。
返回系数验证:
返回系数(释放电流/动作电流)应≥0.85,过低可能导致频繁误动作。
4、更换周期与记录
机械式继电器建议每2年更换一次,静态继电器寿命可达10年(需定期固件升级)。
记录每次维护的触点状态、动作参数及环境数据,便于故障溯源。
三、注意事项
1、接线安全:
断电操作,避免带电接线导致短路或触电18。
大电流场景需使用截面积足够的导线(如10A负载至少选用1.5mm²铜线)。
2、负载匹配:
继电器触点容量需大于负载额定电流1.2倍(如控制5A电机应选6A触点)。
通过规范接线与定期维护,电流继电器可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与设备寿命。